第七二五章 耗子(1/1)

好书推荐:

如果大明朝此时没有关外的威胁,如果大明朝此时没有关内的内乱,如果大明朝此时没有该死的瘟疫,如果天时、地利、人和,自己能占住其中的一条,那么他都可以提前布局更多的事情。 杨振突然说及的话题以及他的神态表情,自然被在场的诸将全都看在了眼里。 他们也知道杨振说的事情有多么重要。 如果朝人在瀛洲岛上经营已久,根基已深,比如说城池人口众多,那么金海镇要想在五年之后将它彻底变成自己的地盘,恐怕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这个岛上非我族类的人口太多,年内就想把它彻底变成自己人的,可就异常困难了。 “呵呵,这个么,都督你多虑了!如今的瀛洲岛上,多数地方仍然是蛮荒一片。只在岛北和岛南,各有小城一座而已。 “岛北的连着瀛洲港,过去叫作什么济州城,原是岛上朝人官府衙门所在之地,如今,自然改名叫作瀛洲城了。至于这个城么,呵呵,说是小城,都有点抬举它了,充其量就是一个牢城营罢了。” “至于岛南的那一个,叫什么西归浦的海港,原是岛上朝人税司的所在之地,据说那里倒是一个天然的良港。 “卑职等人返航之前,仇都司他们也已经驱逐了朝人,顺利接管了彼处。而且架上了咱们自己带去的大炮,掌控了西归浦的港口码头。 “呵呵,仇都司他们占了西归浦,是一个大好事,占了那里,今后就可以继续向过往的船只抽水征税,也能自行补充一些给养!” 听见袁进这么说,杨振心中的忧虑,略微缓解了一些,点了点头,又想了想,然后接着问道: “你们做的不错。但是不管现在瀛洲岛上有多少朝人或者耽罗人的人口,我们从登州府威海卫成山卫那里移民瀛洲岛的步伐决不能停止。” 说完了这些话,杨振仿佛突然想了什么似的,对着袁进问道:“对了,这次的移民,在登船过海之前,咱们并没有专门进行隔离检疫。而此次海上行程,又比以往的耗时长久,途中可有什么突发的疫病,或者其他异常的情况没有?” “这个——” 乍闻杨振突然间这么问,袁进的脸色顿时有了一些变化,而与此相应的是,一向言语便利的他,竟然也有点吞吞吐吐的样子了。 “怎么?真有情况?” 袁进是啥样人,杨振当然是清楚的,他们相交已久,彼此已经十分了解。 当下杨振见他一时吞吞吐吐,且目视俞亮泰,就知其中应有隐情。 “都督,这个,事情倒有个事情,只是,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袁进还没有想好回答的措辞,而坐在一边目睹了他哑口无言模样的俞亮泰,当即又站了起来,躬身抱拳对着杨振说了这么一句。 “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你们运送移民过海,途中发生任何异常情况,都可以对本都督如实禀报!” 杨振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了许多。 这时,俞亮泰与袁进两个又相互看了看,最后由俞亮泰继续说道:“是这样,都督,卑职船队抵达瀛洲港以后,与朝人办理了交接,即令船队自行检疫后入港靠岸——” 说到此处,俞亮泰稍稍停顿了下,抬头看了看杨振,一时仿佛是在回想当时的情况,又仿佛是在观察杨振的神色,见杨振目光炯炯地看着他,最后说道: “卑职东路水师营抵达瀛洲港的大小船只,一共一百八十一条,其中一百八十条,都没有问题。唯有其中一条三月里下水的百料船,底舱内发现了不应该有的东西!” “底舱内发现了不该有的东西?” 俞亮泰的话,让杨振一时有点懵。 杨振初见他们犹豫的时候,原以为是他们在海运的途中,有人染病,甚至有人死亡,或者说减员较大的问题。 毕竟从成山头到瀛洲岛,海上的路程超过了六百里,而且海浪颠簸,食水也没有保证。 再加上移民大多体弱,到海上以后出现什么晕船,呕吐,乃至沉船落水,或者暴病而亡的事情,都是正常情况。 对杨振来说,只要上了船的移民们,不是成百上千地死去,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他没想到俞亮泰说出来的竟是这么句话,短时间的懵圈之后,他的心里没来由地突然一惊,紧接着追问: “什么不该有的东西?!” “这个,都督,也是卑职当时一时心软,默许了那些登船的流民,带上了他们那些破烂家当。没成想,那些坛坛罐罐箱笼背篓里边,会有该死的耗子!” “啊?耗子?你说船舱里不该有的东西,是耗子?!” 听见俞亮泰最后说出来的东西,杨振突然就闹明白了,为什么袁进之前吞吞吐吐地说他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了。 而这个时候,众人见杨振如此大的反应,也都有些紧张。 杨振的公事房里,一时寂静了下来。 袁进平静地看着杨振,默不作声。 而俞亮泰低着头,似乎是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了。 冷场了片刻之后,就见张得贵在旁边说道:“呵呵,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不就是几只耗子吗?只要你们没让船舱里的耗子跑到岛上去,就算它们真有毛病,又能怎地,几只耗子而已!” 张得贵笑着说完这个话,见俞亮泰和袁进的脸色似乎也没怎么放轻松,当下一愣,接着追问他们道: “怎么?你们不会是,已经让船舱里的耗子,跑到岛上去了吧?!” “那倒没有!” 听见张得贵的这个追问,俞亮泰终于抬起头,十分肯定地回答了他,然而俞亮泰紧接着说出来的话,却又一下子让包括杨振在内的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实出发前,咱们也向登船的流民们讲清了规矩,三令五申地告诫他们,必须下海沐浴,把身上的跳蚤弄干净,同时也不能让一只耗子混在行李里上船上岛。 “然而到了瀛洲港后,却有一条大船上的临时棚长突然报告说,他们在堆放行李的底舱中发现了几只死耗子。” “死耗子?!” 这下子不光是杨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了,就连张得贵、仇震海、张臣、李禄等人,也不由自主叫了起来。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这是之前杨振在向众人提起鼠疫的时候,随口念出来的一句顺口溜。 这个顺口溜当然不是杨振的原创。 至于它出自何时,出自何处,出自何人之手,杨振也记不大清楚了。 但是自从在前世的时候见到这句话开始,这句如同可怕的童谣一样的顺口溜,就烙印到了杨振的脑海深处。 因为这句顺口溜所描绘的情景,就是鼠疫爆发传播的最大载体死耗子。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或者其他地方发现了死耗子,杨振等人或许还不会这么紧张,毕竟有活的耗子,就会有死的耗子,这事情很常见。 然而同样的情况放在当下,放在刚刚爆发了鼠疫疙瘩瘟,刚刚因为鼠疫而死了成千上万人的地方,那可就非同小可了。 杨振深呼吸了一口气,看着俞亮泰问道:“那些死耗子,你亲眼看见了?” “这个,并非卑职亲眼所见,乃是移民船上一个登船时临时委任的棚长,在靠岸下船之前搜检行李时所发现。” “那么,你们又是如何处置的?” “卑职接到报告的同时,即下令禁止那条船靠岸,禁止那条船上所有人靠岸下船!” “船上有多少人?” “总共五十户移民,一棚水手,男女老少,总计二百六十一人!” “现在人呢?” “这个,这个——” 俞亮泰听见杨振的提问,一时也有点结巴了。 他是知道杨振对移民有多重视的,此时想起当时在慌乱之下的处置,暗自生出了一些后悔之意。 但是面对杨振锐利的目光,他最后叹了口气,还是决定如实禀报。 “回禀都督,当时袁总兵与卑职,以及一起前往瀛洲岛去的其他人,仇广义仇都司,陈书农陈大使,彼此意见不一,有说就地隔离的,有说永绝后患的——” “那么你们最后的处置呢?” 杨振不想听他们是怎么争论的,只想知道最后处置的方式。 面对杨振锐利的目光,俞亮泰低下头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因着那条船,是卑职东路水师营的船,船上有一棚卑职麾下的水手。所以,最后的处置,袁总兵他们接受了卑职的意见——永绝后患。” 说到这里的时候,俞亮泰突然又抬起了头,定定地看着杨振,有点像是在为自己辩解似地说道: “船上的水手与卑职营中其他弟兄,历经生死,情同手足,若留他们在港口隔离,并不能真正杜绝风险。 “一旦真有鼠疫发生,卑职虽万死亦难辞其咎。尤其都督驻屯瀛洲岛事业,更不能因此而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 杨振听到这里,摆了摆手,打断了俞亮泰的话头,皱着眉沉着脸继续追问他道:“怎么个永绝后患法?” “卑职写了一道军令,亲自张弓射箭上船,叫他们乘风扬帆出港,继续泛海往东。若他们命不该绝,遇上无人荒岛,自可登岛隔离。 “若是他们食水耗尽,而无岛屿可以停靠,则是他们命里有此一劫,只好自生自灭。他们的父母家人,即我俞亮泰之父母家人,俞某替他们照拂赡养,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