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不要接近(1/1)

好书推荐:

挂了俞雪琨的电话,赫斯塔独自回到住家。一推门,她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炸鸡香味,餐桌上还留着一张字条。 她原以为那是徐如饴留言,没想到拿起一看,落款是丁嘉礼。 今天徐女士一天不在家,恰好中午阿姨做的饭又不怎么合丁嘉礼的胃口,于是他晚上点了附近一家比较高级的馆子,后面丁雨晴又叫了几份炸鸡……考虑到赫斯塔晚上回来可能也想吃点儿,他专门留了几道菜在冰箱。 放下纸条,赫斯塔直接进了卧室。 她没有开灯,没有放包,甚至连外套都没有脱,就倒在了床上。 窗外雨势渐大,这片漆黑房间里的风雨声让赫斯塔再次回想起升明号的客舱,船上画面与当下的现实彼此交织,那三条安全铁律也旋即浮现在她脑海: 一、不向任何人交出你的船卡。 二、不前往 1层以下甲板。 三、第五层甲板(客舱)为绝对安全区域,但安全检查期间不可在此逗留。 赫斯塔记得,在随后对铁律的阐释条文曾煞有介事地写着:「您在船上遭遇的大部分麻烦都有其解法,唯有违背铁律造成的后果无法挽回,请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然而事实上,除了第一条是「真铁律」,剩下的两条都很难说有什么价值:负二层甲板是裁定者传达自身意志乃至安排换届的地方,规则制定者当然不会希望平时有人向那里靠近。 ……更何况安娜自己都常常出没硬石酒吧谈天喝酒,那里的访客自然越少越好。 至于第三条,它最大的作用恐怕就是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植入回声:一方面巩固乘客们「客舱绝对安全」的印象,同时又进一步突出「安全检查」的特殊性。 唯有船卡…… 船卡是真的不能交,即便是对裁定者与监护人来说也是如此。 交出船卡意味着就此屈从于另一个人的支配,因为它代表着乘客在升明号上的身份核心。 但这套规则又多么奇怪啊。 按照阐释中的条例,如果有哪个乘客觉察到自己可能违背铁律,就需要特意去申请监护服务,以免造成意外——而申请监护服务,恰恰需要当事人交出船卡。 可见,规则制定者也不是真的在乎乘客们能否保留自身的船卡…… 想到这里,赫斯塔突然翻身坐了起来。 没错,这样就合理多了。 她印象中的阐释还有一条鼓励乘客相互检举的内容,大意是如果有人发现任何人存在违背铁律的倾向,需要立即报告给当期裁定者。 但实际上,赫斯塔自己作为裁定者,她的立场大部分时候和监护人是一致的——裁定者没有义务为任何乘客抢回他的船卡,但如果有普通乘客策划闯进负二层,就极有可能撞破裁定者的秘密…… 因此,尽管三条铁律中只有第一条为真,但整套铁律的主旨却是在围绕着第二条展开: 必须将普通乘客——包括一众监护人,都拒斥在一层甲板之外。 赫斯塔来到桌前,拧开台灯,拉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两个名字: 群岛诗社。 卡嘉夫人的咖啡馆(二层)。 到目前为止,这是她被明确警告过“不要接近”的两个地方。 …… 次日一早,赫斯塔带着一点黑眼圈出现在学校食堂,俞雪琨仍坐在她们第一次会面的位置。 “昨晚没有睡好吗?” “兴奋得睡不着。”赫斯塔目光炯炯地望着俞雪琨,“这位卡嘉夫人什么来历?” “……你兴奋什么?” “一会儿再说,你先告诉我这个卡嘉夫人是谁,”赫斯塔轻声道,“这直接决定我今晚到底是留在橘镇还是去松雪原。” 俞雪琨听得满脸困惑,神情反而更担忧了,“……你别做什么傻事。” “说嘛。” “她是前几年从平京退下来的一个企业家,做物流的,来橘镇养老。” “她是个老人家啊?” “也不算特别老,可能五十多了。”俞雪琨道,“昨晚是她专门约的你?” “我找的她。”赫斯塔答道,“就是没提前预约才要等。” “你为什么要找她。” “她弄了个赫斯塔人的主题餐厅你知道吗,我昨天一下午就遇到了两拨染着红发戴着蓝瞳的人,其中一个女生给了我咖啡馆的名片。” 说着,赫斯塔取出昨天的舌纹名片,放在了俞雪琨跟前。 “……这个主题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不清楚,好像不是永久的,听那几个女生的说法,可能过几天就要结束了,”赫斯塔答道,“我和卡嘉夫人的预约原本是在上个周日的晚上,但那天我没什么心情外出,晚上就待在了家里。” “你觉得她是故意的吗。用这种方式,吸引你过去?” “我不清楚,但这个主题餐厅让我非常不舒服。”赫斯塔答道,“跑去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吧——” “你的身份,简,”俞雪琨再次重复道,“你现在是个学生,那种灯红酒绿的地方不是学生应该去的。可能第三区情况不一样,但这里是十四区——” “我在第三区也不会去这种地方,”赫斯塔答道,“以前没任务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基地待着。” 俞雪琨的目光落在咖啡馆的名片上,她皱着眉头拾起这张硬纸片,正反面都看了看。 “她们楼上餐厅的名片一直是这样的,”俞雪琨低声道,“我以前也见过。” “五十多就开始养老,是不是早了点?” “工作几十年,忽然想选个新的生活方式,也没什么不可以。”俞雪琨轻声道,“橘镇一直是个挺适合养老的地方,主要是这一带新城区都是近几年扩建的,整个无障碍设施做得特别好,而且附近没什么工业区,市政方面针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也多……关键离松雪原还近,万一健康上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直接转送过去很方便,所以来这边置业的中老年人很多。” “她到这儿具体几年了?” “三年?或者三年半吧。”俞雪琨道,“她在这一带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