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犀牛坦克登场(1/2)
一辆辆犀牛坦克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凯旋门的废墟门柱中驶出来,犀牛坦克两侧则是背着波波沙冲锋枪步行前进的动员兵。
这是李长青完成三星任务后获得的奖励。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完成三星任务会如此简单,明明已经全面登陆的大西洋同盟第一集团军,凝聚了整个大西洋同盟所有精锐部队,拼凑起来的尖刀,竟然在他麾下动员兵和防空步兵车组成的防线前停下了脚步。
天天用重炮轰击,就是不派遣地面部队攻击,愣是给他拖够了任务时间。
实际上,经过实战检验,防空步兵车在陆地战中的火炮强度并不大。
防空步兵车携带的防空炮能打得大西洋同盟的空军部队不敢露头,依靠的不是火炮威力,而是碾压这个时代的计算机火控系统。
防空步兵车的火炮用来撕碎大西洋同盟军战机的护甲很容易,但用来对付大西洋同盟军坦克的正面装甲就勉为其难了。
更不用说在有效射程上,还不如大西洋同盟军那面的重炮。
当然,防空步兵车的防空炮用来对付步兵单位还是很有效的,然而,面对大西洋同盟军的步兵单位,李长青的红警队伍还用得着防空步兵车么?
动员兵这款性价比超高的炮灰足以胜任。
李长青麾下的唐汉集团军群,在驻防诺曼底地区和巴黎地区后,还要将主力集中起来抵挡在加来地区登陆的大西洋同盟第一集团军,所以能分散到后方驻守的动员兵兵力十分单薄。
一个哨卡顶多也就分配十人左右的小队。
反观他们需要面对的大西洋同盟空降兵和高卢游击队,却拥有数倍乃至十数倍的兵力优势。
然而,就因为后方的大西洋同盟空降兵和高卢游击队,清一色缺乏重武器的步兵队伍,对动员兵兵力单薄的后方区域的进攻速度一直很缓慢。
并且双方的战损比高的可怕,以至于很多后方骚扰的大西洋同盟军空降部队开始消极战斗。
这直接导致大西洋同盟试图破坏李长青所部后勤线的战略规划破产。
甚至让高卢战区中高卢人高昂的士气受到打击。
毕竟迟迟看不见大西洋同盟军的主力打过来,每一次游击队行动还损失那么大,再高的期待值也不可避免的会下降。
至于梅尔隆元帅所部被歼灭带来的士气加成,已经被高额的伤亡和时间抹平。
这时候,李长青麾下又增加了百万动员兵和十万犀牛坦克,他认为自己反攻的机会已经到来。
当然,李长青急着反攻的主要原因,还是新的四星成就任务的发布。
【任务:歼灭或将大西洋同盟第一集团军赶出高卢战区。
任务奖励:宿主获得4星成就(可同时拥有4座传送门),无传送限制,传送100万动员兵,及后续按照幸存动员兵人头供应的配套武器弹药;传送10万名磁爆步兵,及后续按照幸存磁爆步兵数量供应的配套磁能电池。】
“这系统任务越来越难了,现在竟然让我歼灭或彻底击败一个成建制的集团军。
我记得雅利安帝国情报部门提供的消息里称,第一集团军光是战兵就超过二十万,并且全员都是大西洋同盟各国中参加过多次战役的精锐部队。
人数或许不算多,但装备配给一定是最奢华的,更何况第一集团军也不是单独行动,大西洋同盟的第二第三集团军正在源源不断的从加来地区登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西洋同盟在高卢战区的军事力量会越来越多,这或许就是他们不急着进攻,只用重炮轰击我方阵地的缘故。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不计代价的将正对面的第一集团军击败才能完成任务。
希望具有一个时代代差的犀牛坦克不会让我失望。”
李长青只需要在战略层面上下达命令即可。
即便经过诺曼底登陆战和后续零星战斗的消耗,李长青现在麾下仍然拥有两百多万动员兵,九万多防空步兵车。
大西洋同盟的空军在察觉到与防空步兵车之间的对抗,战损比吃亏后,就不再对唐汉集团军群展开大规模轰炸了。
而一直被保护得很好的防空步兵车在陆战中一直处于后排,损失很轻微。
所以现在仍然有九万多辆,李长青光天化日之下调兵遣将,大西洋同盟的空军也不敢过来轰炸。
没有了来自天上的威胁,地面上的后勤线又保持大致完好,唐汉集团军群的行军速度超乎大西洋同盟军所料。
李长青收到任务奖励后第三天,就完成前线的进攻部署。
标准的中路突进,两翼掩护推进的战术。
说白了,就是用硬实力对刚。
只有弱者才需要依靠奇袭战术来赌博,拥有优势的国家最喜欢的就是堂堂正正击败对手,将容错率降到最低。
因为派遣的飞机老是被防空步兵车击落,导致大西洋同盟的侦察机根本没办法时刻监视李长青所部的军事调动。
而由于后方空降兵和高卢游击队对李长青所部驻地的袭扰力量不足,根本无法威胁到后勤线,李长青所部又狠辣无情的将后勤线的重要支点全部军事化管制。
当地居民不是被杀就是沦为半个奴隶,只能被迫为李长青的军队服务,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自然无法向外界传达消息。
这保障了李长青的犀牛坦克大部队部署在前线的时候,大西洋同盟军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在按照往日的节奏对李长青所部的前沿阵地进行炮击。
用炮弹换取动员兵的生命。
其实,这种炮击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对大西洋同盟的战略布局是有好处的。
一来,他们后方会有源源不断的部队登陆,拖延的时间越久,大西洋同盟在高卢战区的军事力量越强,时间是站在大西洋同盟一方的……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