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从市舶司向海关进化(2/2)

好书推荐:

海外贸易日益蓬勃,最大的掣肘正是体制的落后。

市舶司对外贸船舶的收税形式,有舶脚、收市、进奉三种。

舶脚,以船舶载重量收取进出口海税,其实也就是的商船吨税。

这是港口来往商船的基础税收形式。

收市,也就是对于一些刚需物资,到港后由市舶司收购,本质上是专买专卖。

进奉,也就是朝贡贸易。

大明的市舶司实行‘抽分制’。

各国商人到大明的口岸互市,名义上都是向皇帝朝贡,要从货物中抽取一部分当做贡品。

以前是抽取货物,如今变成征收税银。

市舶司征税,不仅没有一个正常税率,也没有常设的交易市场。

商船被抽解后的剩余货物,商人也无权直接出售,一律由市舶司招商发卖。

整体而言,如今大明的市舶制度比宋元略有改进,却依然是弊端重重。

就拿这个‘抽分制’来说。

这其中有多少可操作的空间?

官吏又怎么可能不上下其手?

最终朝廷少收,甚至是征收不到税银。

受到盘剥的商人,也没有多大的赚头。

因此很多海商宁愿冒险走私,也不愿走合法的途径。

至于市舶司管理上的混乱无序,就更不必说了。

大明现在开放海禁时间不长,还显示不出关税的重要作用。

关税,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是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稳定和发展。

因此云逍极为重视,今天特意给官员们上一课,引导大明的关税,从最原始的市舶司向海关进化。

“海关,不只是改一个名字,而是从管理体制、征税办法,予以全面的革新。”

“首先,取消朝贡制度,任何商船,只要不是违禁物品,都可以正常贸易,收取关税即可。”

“海关,只负责行政管理和征收关税两件事务,不直接参与贸易,这是海关与市舶司的本质区别。”

孙传庭与毕自严点点头。

明明是打开国门做贸易,却偏偏非得打着朝贡的名义,这不是死要面子吗?

市舶司既征收关税,又发卖商人的货物,这就给官吏创造了盘剥海商的机会。

将职能剥离开来,就可以杜绝官吏与牙商的勾结,保护海商的利益。

只要有利可图,海商们自然不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走私。

朝廷的财税也因此有了保障。

云逍接着娓娓道来:“海关的职能,也比市舶司更为细化、优化。”

“将海关分为征税和海务两大部门。”

“海务,负责船政和港务事宜。”

“征税,分为处理商人报关、征税(内班),巡水缉私(海班),以及查验过关商货(外班)。”

孙传庭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这样的职能划分,可比市舶司要精细而又高明多了。

这难道也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