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普鲁士全民动员改革(1/2)

好书推荐:

,18世纪全面战争

1806年,罗马帝国西都维也纳皇宫中。

“不列颠人对远东帝国发动的战争,是从何时开始的?”

“回禀陛下,根据英伦三岛与远东帝国之间的快船速度,这份消息应该是大半年前送来的。

消息的滞后性最短也有八个月,最长可达一年之久,所以,不列颠人应该是在1805年初对远东帝国发动战争的。”

“这份情报上显示,不列颠远征军只用了两个月作用的时间,就攻破了远东帝国的行省首府广东城,这份消息是真的么?

这还是在远东帝国做好了东南沿海战争准确的前提下?

而且,不列颠军队登陆的最多也就不到5000人,这还算上后勤人员,其中的战兵大半都是印度士兵,真正的白人士兵不足一千。

呵呵,哪怕是这不足一千的白人士兵,真正的英裔也不到半数。

就是这些在欧陆连一场小规模决战都打不了的垃圾军队,歼灭了上万清军,还拿下了沿途重要县城据点和一座行省首府!

这份情报真的不是不列颠间谍编给我们听的‘故事’?”

上辈子历史就没咋学好,又穿越过来快20年的李维,根本不清楚他上辈子那个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经过。

所以,历史文盲李维完全是凭借他搜刮来的,关于远东帝国的信息进行对比。

就算远东那个满清帝国再怎么腐朽堕落,现在距离1840年还有几十年呢!

并且李维已经打听过了,远东地区的满清帝国现在的皇帝还不是他上辈子被骂作昏君的道光皇帝。

至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歇后语’李维还是听过的。

如果这个平行世界与他上辈子那个世界的偏差不是完全扭曲的话,即便很多名人换了个人,但历史大势摆在这里,李维也命人查过远东满清帝国的皇帝和大臣名号。

乾隆、和珅的人物是绝对能对上号的,并且和珅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满清第一巨贪,最后也确实是被嘉庆弄死的。

按理说,哪怕乾隆帝在位期间,只知道花钱和粉饰太平,给满清帝国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财政窟窿,嘉庆也从和珅那里搜刮到了不少钱财,有钱应该不至于军备废弛到李维印象中那个清末双枪老爷兵的地步啊!

怎么就打出了如此辉煌的战绩?

如果算上消息传递滞后性的时间,现在满清帝国不会已经被不列颠人打得签署不平等条约了吧……

而且看伦敦政府的架势,完全是被四次反法战争逼急了眼,肯定不会止步于李维上辈子历史上《南京条约》那点利益,绝对会不惜血本的加大掠夺力度。

如今不列颠在全球的各大殖民地的扩张已经陷入瓶颈。

这里的瓶颈不是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充沛武德’被削弱,而是扩张和殖民成本不断增大。

毕竟不列颠的殖民政策,不是说推翻了当地土著政权就算胜利。

要产出价值才可以啊!

那些被征服的土著骨头再贱,也不会刚被殴打完后,就给侵略者不列颠人免费打工吧。

而且组织土著地盘,光靠那些带兵打仗的将军也不行啊,行政官员总得需要吧。

最重要的是,原本的土著王国落后的生产模式,让不列颠殖民政府根本挖掘不到多少利益。

搜刮土著们种植的农产品能赚几个钱?

靠贩卖粮食在这个缺乏长途运输保存手段的时代,就是普通的大宗贸易,还是近距离的!

而想要那些土著乖乖种植有价值的经济作物,或者进入工厂生产不列颠人需要的货物,投入的管理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殖民政策依靠的还全都是武力,必须留有部分驻军,或者从当地招募驻军,到处都要花钱的。

在大航海时代,从来不缺乏殖民亏本的国家!

这也是为何全世界没有被彻底染成‘白色’的原因。

不是欧洲殖民者武德不够,而是很多地方没有殖民利益,强行占领年年亏钱,谁愿意不断往里投资?

当然,也可以长期发展,依靠移民和其他政策,搞种植园经济,但这是耗时长收效低的殖民方式,不会大面积进行。

这也是为何殖民地是一点点扩张的缘故,真要是不计成本的搞远征的话,这个时代哪个土著王国的首都也扛不住欧洲大炮的轰击啊!

甚至很多抵抗激烈的地区,即便产出利益很高,但由于镇压成本更高,而被殖民者放弃,采取扶持代理人傀儡政权,或者签署不平等贸易条约的方式获取利润。

这就出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征服成本低的土著地盘,往往生产力十分落后,要一点点种田才能发展起来,比如说北美大陆的殖民地!

而那些占领下来就有丰厚产出和人口的地盘,往往征服成本很高,甚至会高到得不偿失的地步。

这时候,就需要殖民国家权衡利弊了。

当然,也有那种征服成本不算太高,人口繁多有足够利益榨取的土地,但现如今这种好的殖民地差不多都被占领了。

印度次大陆的沿海地区就属于其中一类。

再往里的话,殖民成本就会不断提升,倒不是说印度次大陆内陆的土邦王国战斗力更强,而是因为欧洲军队距离海岸线越远,战争后勤压力越大,征服成本自然也是噌噌噌往上飙升。

在李维上辈子历史上,满清帝国的首都数次被攻破,但列强军队却很少深入内地,就是这个原因,只有领土跟满清帝国濒临的沙皇俄国,才会从内陆入侵满清帝国。

当然,住在隔壁的霓虹人,也十分喜欢入侵这片富饶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